报告显示大学生婚育观或被App使用习惯影响
报告显示大学生婚育观或被App使用习惯影响,其中微博的使用与大学生的婚育意愿存在负相关,虎扑的使用与大学生的生育意愿存在正相关,报告显示大学生婚育观或被App使用习惯影响。
报告显示大学生婚育观或被App使用习惯影响1微博、虎扑、豆瓣等App的使用习惯如何影响着大学生的婚育观?什么是抑制大学生结婚意愿的最大顾虑?“躺平派”的生育偏好是怎样的?近日,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网站公布的《中国大学生婚育观报告》分享了相关调查研究成果。
该报告指出,App的使用习惯会影响大学生的婚育观,其中微博的使用与大学生的婚育意愿存在负相关,虎扑的使用与大学生的生育意愿存在正相关,使用豆瓣与女性的生育意愿存在负相关,使用小红书与女性的婚育意愿存在正相关,游戏类App的使用主要降低女性的婚育意愿,对男性几乎没有影响。
在信息暴露(暴露于不同类型信息的影响)维度上,报告称,“晒狗粮”和恋爱育儿综艺会显著提升大学生婚育意愿,暴露于情感八卦消息会抑制大学生结婚意愿,同时国家的生育政策以及专家看法对大学生婚育意愿起到一定正向作用。
六成受访大学生明确表示会结婚,住房和养育成本影响最大
早前,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家庭与性别研究中心、公众号“严肃的人口学八卦”联合主办的“中国大学生婚育观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就互联网时代 ……此处隐藏3523个字……>年轻人生育意愿下降也是近年来的明显趋势,来自国家卫健委2021年的数字显示,我国“90后”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仅为1.66个。对于大学生群体,报告显示,受访大学生的平均理想子女数为1.85个,平均意愿子女数为1.36个,这其中数字的变化,即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正体现了他们对生育阻力的感知。
而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有了变化,报告显示,如今各类大学生的理想女儿数都超过了理想儿子数。
我国已经全面放开了三孩政策,在国家让多生育的时候,人们却普遍不愿意生了,到底什么样的政策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生育意愿呢?报告显示,排在前五位的政策依次是:降低买房成本,降低教育成本,降低医疗成本,降低托育成本,减少就业歧视。
“通过聚类分析我们又将政策需求划分为四种类型:养老和公共服务保障型,经济激励型,降低成本型,以及工作支持型。结果显示,男生是最希望降低生活成本的,女生则强烈需要工作支持。”
休闲上网时间越长婚育意愿越低
闲暇时上网浏览会不会影响婚育意愿?结果是肯定的。报告显示,大学生休闲上网平均时长四个半小时,休闲上网时间越长婚育意愿越低。
在亚文化的参与方面,报告呈现出有意思的结果,整体来说,关注电竞提升婚育意愿,对男女都起作用;但关注动漫和网文会显著降低婚育意愿;追星的效应存在性别差异,会降低女生的结婚意愿,但对男生的婚育意愿有促进作用。
报告还显示,在平时接收到的各种信息中,“晒狗粮”、恋爱和育儿综艺会显著提升大学生生育意愿;国家的生育政策以及专家观点对婚育意愿起到一定正向作用;娱乐圈的八卦消息则会抑制结婚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