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宇航局“洞察号”记录下火星地震
美国宇航局“洞察号”记录下火星地震,洞察号(InSight)是用于研究火星内部结构的无人固定式载体,于2018年11月26日降落在火星埃律西昂平原,美国宇航局“洞察号”记录下火星地震。
美国宇航局“洞察号”记录下火星地震1火星最有趣的特征之一是,它的地震与我们在地球上遇到的地震类似。
自2019年初以来,行星科学家一直在用内置在洞察号着陆器中的地震仪记录这些“火星地震”。现在,他们已经探测到有记录以来最大的两次火星地震。
这些地震是2021年8月25日记录的4.2级 S0976a 地震,以及24天后发生的4.1级 S1000a 地震。就影响而言,它们的强度都是之前记录的火星地震的五倍。
这些地震的位置也很有趣:它们起源于所谓的“阴影区”,即洞察号所在的火星的对面。这是该着陆器及其传感器首次在如此遥远的距离记录到火星地震。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行星地震学家安娜·霍勒斯顿(Anna Horleston)说:“S1000a不仅是规模最大、距离最远的一次地震,而且它的光谱和持续时间与以前观察到的任何其他地震都不同。它们确实是火星地震目录中的非凡事件。”
研究小组将 S1000a 描述为到目前为止有记录的地震中“明显的异常值”,因为它产生的能量频谱很宽。这也是洞察号迄今为止监测到的持续时间最长的地震事件,持续了94分钟。
……此处隐藏1271个字……;">
4.1级地震(名为S1000a)于24天后被记录,其特征是反射PP波、SS波以及Pdiff波。Pdiff波即穿过核—幔边界的小振幅波。这是“洞察号”首次发现Pdiff波。研究人员尚无法确定S1000a震中的位置,但与S0976a一样,它起源于火星的远端。这次地震能量是火星上有记录以来最长的,持续了94分钟。
两次火星地震都发生在火星核阴影区。在这个区域,P波和S波不能直接传至“洞察号”的地震仪,因为它们被火星核阻挡或发生了弯曲。PP波和SS波并不是沿着直线路径传播,而是在到达地震仪之前至少在地表反射一次。
来自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合著者Savas Ceylan说:“记录火星核阴影区内的地震活动是我们了解火星的一个跳板。在这两次事件之前,大部分地震活动都发生在‘洞察号’约40度的范围内。由于处于火星核阴影区,能量穿过火星的部分区域,导致我们以前从未获得过这样的地震样本。”
这两次火星地震受关注之处有所不同。S0976a只有低频能量,就像迄今在地球上发生的许多地震一样,而S1000a的频谱非常宽。Horleston说:“S1000a有明显的异常值,将是我们进一步了解火星地震学的关键。”
S0976a的震源可能比S1000a深得多。研究人员表示,S1000a可能发生在地表附近,S0976a深度大约为50公里或更多。
与“洞察号”记录的其他火星地震相比,Horleston说:“它们在火星地震记录中十分引人注目。尤其S1000a不仅是规模最大、距离最远的地震事件,而且其频谱和持续时间与之前观测到的任何其他事件都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