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频现争议,被指涉嫌垄断
知网频现争议,被指涉嫌垄断,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4月25日在回复网上留言时表示:已关注到各方面反映的知网涉嫌垄断问题,正在依法开展相关工作。知网频现争议,被指涉嫌垄断。
知网频现争议,被指涉嫌垄断1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博弈,在知识界与出版界之间纠缠了十余年,至今胜负难分。
近日,一张“中科院因千万级别续订费停用知网”的消息在网络流传。
网传邮件显示,中科院文献信息中心发布通知称:“同方知网技术有限公司(CNKI数据库出版商)暂停中科院对CNKI数据库的使用权限,即日(注:4月8日)起,CNKI科技类期刊和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无法下载。”
4月17日,中科院图书馆处某位负责落实此事的老师向媒体证实,网传的近“千万级别”续订费用和停用知网访问一事属实,中科院各大所正积极应对因停订知网带来的影响。
“自2022年4月20日起,停用CNKI数据库。以后会用万方和维普替代,查不到的文献可以用文献传递等方式。”至于何时会恢复对知网的访问,该老师表示,目前并不确定,“至少今年应该没有这个计划了”。
但此前据中新经纬报道,“知网回应被中科院停用:不属实”。
4月19日下午,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发布《关于中国知网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合作服务的说明》称,2022年,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对包括知网数据库在内的国内外部分数据库的采购模式进行了 ……此处隐藏3559个字……教授70多万元。
事实上,不少高校教授、学者,均表示未收到过知网支付的稿酬。
2022年3月两会期间,赵德馨状告知网事件持续引发多位代表委员关注。其中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认为,知网让知识变得越来越贵,根源在于垄断;而云南联通党委书记兼总经理张云勇则表示:“公众对知网利用数据资源收费和获利过高的质疑一直存在”、“知网的论文检索和查重服务应该更为普惠,让知识分子和广大师生用得起”。
在此背景下,2022年4月网传中科院因千万续订费停用知网后,知网依然选择“硬刚”中科院。其在回应记者关于中科院是否停用的问题时称“不属实”,但这一“辟谣”很快又被中科院“反辟谣”。
“知网发布说明向我道歉后,从没跟我商量过论文上架的事情。”知网与中科院隔空对垒的同时,赵德馨教授也站出发声。
此外,同期曾因起诉杭州野生动物世界被纳入“人脸识别第一案”的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特聘副教授郭兵也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其于2021年12月提交的关于“中国知网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起诉材料已被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受理。
武汉大学竞争法与竞争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孙晋认为,学术数据库提供的产品与一般商品不同,学术文献是汇集了人类智力成果的重要载体,具有不可替代性,一旦学术文献的版权资源形成垄断,供给方式单一,经营者凭借这种垄断优势实施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比一般商品市场领域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造成的危害更大。
而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毛寿龙则指出,知网在事实上具有垄断特点,但在法律上应该没有,因为它至少没有禁止(其他市场主体)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