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课成为中小学生独立课程,每周至少一节
劳动课成为中小学生独立课程,每周至少一节,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劳动课成为中小学生独立课程,每周至少一节。
劳动课成为中小学生独立课程,每周至少一节1近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
其中根据不同学段制定了“整理与收纳”“家庭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日常生活劳动”等学段目标。
《劳动课程标准》中还有具体提到,在5-6年级,烹饪与营养方面,学生要用简单的炒、煎、炖等烹饪方法制作2-3道家常菜,如西红柿炒鸡蛋、煎鸡蛋、炖骨头汤等,参与从择菜、洗菜到烧菜、装盘的完整过程。能根据家人需求设计一顿午餐或晚餐的营养食谱,了解不同烹饪方法与食物营养的关系,等等。
本方案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今秋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
其中,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项目组成。
1.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
2.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
3.服务性劳动-现代服务 ……此处隐藏1934个字……案的这一变化,不少70后80后网友直呼:多年前的劳动课,如今又回来啦!
做扫帚、学剪纸、扫操场、捡煤渣……这是过去的劳动课;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如今孩子们的劳动课会是怎样的呢?一起在课标中找答案
什么是“劳动课程”?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同时,这门课程注重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
- 既要关注劳动知识技能,更要关注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既要关注劳动成果,更要关注劳动过程表现。
- 重视平时表现评价与学段综合评价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
- 以教师评价为主,鼓励学生、其他学科教师、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
劳动课程有哪些内容?
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项目组成。
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
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
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
学校可结合实际,在不同学段自主选择确定任务群学习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