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直播监管加强,未成年人禁止打赏](https://img.hxli.com/upload/8504.jpg)
网络直播监管加强,未成年人禁止打赏
网络直播监管加强,未成年人禁止打赏,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网络需要全社会的重视。未成年人的父母要正确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加强引导与监督,网络直播监管加强,未成年人禁止打赏。
网络直播监管加强,未成年人禁止打赏15月7日,中央文明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对未成年人直播打赏、从事主播等领域做出进一步规范。
近年来,网络直播的热度居高不下,但快速发展之下也渐渐暴露出各种问题,大额打赏、违规直播等现象频频发生,并对未成年人的成长产生着影响。随着此次《意见》的发布,网络直播市场将再次迎来强监管。
禁止为未成年人提供打赏服务
《意见》显示,网站平台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健全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严格落实实名制要求,禁止为未成年人提供现金充值、“礼物”购买、在线支付等各类打赏服务。网站平台不得研发上线吸引未成年人打赏的功能应用,不得开发诱导未成年人参与的各类“礼物”。发现网站平台违反上述要求,将从严从重采取暂停打赏功能、关停直播业务等措施。
与此同时,网站平台应加强主播账号注册审核管理,不得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主播服务,为16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主播服务的,应当征得监护人同意。对利用所谓“网红儿童”直播谋利的行为加强日 ……此处隐藏3210个字……le="text-align: center;">
这一点所针对的正是此前多次出现的未成年人沉迷观看直播,出于种种心理斥巨资为主播打赏,购买“礼物”,甚至互相之间攀比炫耀,引发了极为不良的风气,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讨论。
2020年5月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二)》中层对未成年人参与网络打赏所产生的纠纷给出过明确规定,认定未成年人直播打赏无效,这一举措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
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打赏”主体如何认定依然存在盲点,今日,《意见》的出台更进一步,明确了未成年人禁止参与直播打赏,进一步完善、规范了网络直播行业,对于违反有关规定的平台,将从重处罚,采取暂停打赏功能、关闭直播业务等措施,压实平台方责任。
同时,《意见》也明确了未成年人不得从事主播,平台不得向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主播服务,如果要为16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主播服务,就需要获得监护人的同意。这一举措的出台主要是针对利用儿童直播牟利行为进行监管。
除此之外,《意见》还对当前直播间颇为流行的“连麦PK”进行管理,要求不得设置“PK惩罚”环节,也不得为“PK惩罚”环节提供技术实现方式,避免误导成年人。同时要进一步完善青少年模式,对青少年模式下的内容,在严格把关的同时,也提出了要丰富青少年模式内容,优化内容的呈现方式,既要优选也要精品。
在该《意见》发布一个月以内,各个网站平台要全部取消打赏榜单,同时禁止以打赏额度为唯一依据,对网络主播进行排名、引流、推荐等,规范网络直播间功能,避免对用户的诱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