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率先退出大学排名,多所高校紧随其后](https://img.hxli.com/upload/3230.jpg)
中国人民大学率先退出大学排名,多所高校紧随其后
中国人民大学率先退出大学排名,多所高校紧随其后,最近,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等多所大学先后表示,不再向国际大学排名机构,提供相关数据,中国人民大学率先退出大学排名,多所高校紧随其后。
中国人民大学率先退出大学排名,多所高校紧随其后1近日,网传“中国人民大学退出国际大学排名”引发关注。记者就网传信息进行了求证,从多个权威信源和知情人处得到证实。
多位知情人表示,对于“中国人民大学退出国际大学排名”一事,校方领导层已形成共识并做出决定,表示该决定符合我国教育发展方向,也将成为趋势。记者注意到,除了中国人民大学,有消息称南京大学、兰州大学也已陆续退出“国际大学排名”。(中新社)
立志“办世界一流大学”者不在少数,这种宏图壮志,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国内高校提高办学质量、扩大学术影响的内在动力。而以此为核心的“校际竞争”,也在整体上有效拉升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
然而,在一派向上向好的大背景下,某些客观存在的“怪现象”同样不容回避。比如说,某些学校过于看重“排名榜”,心心念念都是“提高名次”,为此甚至不惜毫无下限地刷“权重指标”,无所不用其极地攒“影响因子”。一时间,乱象丛生。
把“排名榜”奉为圭臬、当成指挥棒,“治校”行为不可避免会发生变形,而趋向于短视、功利。我们知道,研究机构在给大学排名时,其量化计算模 ……此处隐藏3930个字……p>
对此,熊丙奇认为,要办成有特色的大学,首先要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给大学更大的办学空间,这也是我们国家一直在提的。熊丙奇说,当前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大学办学自主权缺失,包括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模式上存在很雷同的现象。
但如果所有大学都是千校一面,就无法办出有个性的大学,更无法在国际竞争环境中获得竞争力地位,因此近几年国家一直强调教育要推进“放管服”改革,给学校更大的设置专业、课程的自主权,这非常重要。
熊丙奇分析,目前看来,我国在具体办学过程中存在着“拍脑袋”决策的问题。比如开设专业一哄而上,盲目追逐所谓热门,热门随后变成冷门,以及不少大学排行榜的排名提升其实是靠数量取胜,而数量的背后则产生两大问题,一是急功近利追求论文发表;二是出现大量垃圾论文,甚至学术不端、学术抄袭问题。
因此,我国大学要进行现代治理,改革评价体系,要强化专业评价、质量评价,而非数量评价、行政评价,高等学院评价改革也要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现象。
此外,熊丙奇指出,不管什么大学首先要以人才培养为第一位,这是最重要的。而现在国内一些大学未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比如,排名靠前的大学靠论文发表提升,而存在着重学术研究、轻人才培养、办学空心化问题。比如有些地方本科院校围绕考研办学,不能给学生完整的教育,更谈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因此要办一流大学,首先是要培养一流人才,偏离了人才培养无法办出有特色的大学,也办不出高质量的学校。“我们现在要办自己的扎根中国大地的教育,就要真正解决现在制约我们办出这种大学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