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认知失调
什么是认知失调?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认知失调这个问题,但是都不太了解这是什么,顾名思义就是你的思想不和谐。其实这是一种心理学症状,那么什么是认知失调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看看应该如何避免。
什么是认知失调1什么是认知失调?
理论上,认知失调是一种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们会经历非常矛盾的想法。当这些相反的想法同时存在时,这个人就会经历精神和身体上的不适,这很正常(你应该有过类似的感觉)。
也由于大脑内部的想法并不一致,所以这个人无法支持一个观点。而这种思想、情感和信仰上的不一致性几乎影响着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就是在大脑中发生的事情。但在现实生活中,认知失调要更糟糕,也更难处理。
与这种精神状态相关的一个常见例子就是吸烟。大多数吸烟者都很清楚烟草的危害。每包香烟上也都印有吸烟有害健康的字眼。然而,吸烟者会继续采取行动反对这一认知。
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人没有看到一个明确的真理。即使现实是显而易见的,这个人也会选择忽略它。然而,罪恶感却会一直影响着他们的内心。这些人无法进行理性思考,同时这也会对他们的工作、个人健康和人际关系造成不利影响。
是什么鼓励我们去解决认知失调?
尽管认知失调是个问题,但它是一种自然机制。每个人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而通常情况下,让行动与你头脑中的信念一致需要时间。在此期间,大脑会一直处于不协调的状态。
假设你一直都在吃乳制品。那么你绝对喜欢鸡蛋和牛奶。但是在你20多岁 ……此处隐藏2931个字……来越不想锻炼了,开始找理由逃避,两个月以后你干脆放弃了,你的计划宣告失败。
这种结果,让你内心“我是个有自制力的人”这个自我概念受到了威胁,为了减少失调,你可能会贬低健身的重要性,你会辩解“不健身也没什么,我身体还不是好好的”。
你也可能会说“我毕竟坚持健身了两个月呢,也不是完全没完成计划”。以此来降低对完成健身计划的预期。
我们该如何正确的应对认知失调?
首先要对自我辩护保持觉察,只有觉察到了问题的存在,你才能更好的应对。
具体的做法就是以写反思日记的形式自我反省。你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时间,例如无人打扰的清晨或夜晚,回顾自己一天在哪些事情上体会到了认知失调,又是如何为自己辩解的,把过程写下来。
记录的时候,记住一个规则,多问问自己“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
因为当你问“为什么”这类问题时,很大可能会再一次给自己找理由。比如你记录“听了别人的批评为什么我心里不舒服?”你给出的答案可能是“我当时觉得他批评的不对”或“我当时心情不好”等诸如此类的答案。
而当你问“是什么"时,你会更客观。比如这样的问题,是什么因素导致我感到不舒服,我是如何应对的,说了些什么,当时心里在想些什么;下次遇到类似情况,我该做些什么等等。这类描述性问题,会让你更容易接近事实。
在反省的基础,有意识的用反省的结果指导行动,做出更好的选择。什么是更好的选择?就是困难的选择。就如健身计划,坚持不下去时,简单的选择是就此放弃,并为此找个理由。困难的选择就是坚持下去。
我们永远不可能消除为自我概念进行辩解的内在需要,但通过保持觉察,学会诚实的面对自己,拥抱现实,是自我成长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