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之间为什么要交往
人和人之间为什么要交往,通过交往,人们了解对方的观点、立场,并形成关于对方的估计。交往可以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的进程和动态,下面来看看人和人之间为什么要交往吧!
人和人之间为什么要交往1
尽管每个人具体的交往动机各不相同,但最基本的动机就是为了从交往对象那里满足自己的某些需求。实际上,人际交往中的互惠互利也是合乎我们社会的道德规范的。
所谓互利原则,既包括物质方面的,也包括精神方面的。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过去人们交往中更愿意谈人情,而忌讳谈功利。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求是多层次的,粗略地可以分为两个基本层次:一个层次是以情感定向的人际交往,比如亲情、友情、爱情;另一个层次是以功利定向的人际交往,也就是为实现某种功利目的而交往。
现实中,人们时常会自觉或是不自觉地将这两种情况交织在一起。有时候即便是功利目的的交往,也会使人彼此产生感情的.沟通和反应;有时候虽然是情感领域的交往,也会带来彼此物质利益上的互相帮助和支持。还有,在人的各种交往中,有时是为了满足物质需求,有时则是为了满足精神的需求。换言之,人际交往的最基本动机就在于希望从交往对象那里得到自己需求的满足。这种满足,既有精神上的,也有物质上的。所以,按照人际交往的互利原则,人们实际上采取的策略是:既要感情,也要功利。
不管是感情还是功利,既然人际交往是互利的,是为了满足双方各自的需求,那么人际交往的延续就有一个必要的条件:交往双方的需求和需求的满足必须保持平衡。否则,人际交往就会中断。也就是说,人际交往的发展要在双方需求平衡、利益均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生活中常常见到有人抱怨朋友缺乏友情、甚至不讲交情。其实说穿了,抱怨的一方往往是由于自己的某种需求没有获得满足,而这种需求往往也是非常功利的。所以,我们不必一味追求所谓的“没有任何功利色彩的友情”,也不必轻率地抱怨别人没有“友情”。我们只需要坦率地承认:互利,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基本原则;既要感情又要功利,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常规策略;需求平衡、利益均等,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必要条件。
当然,圣人除外。问题就在于我们都是凡人。就是做圣人,也该是自己先做圣人,而不该指望别人先做圣人。所以,当朋友之间的交往出现障碍时,我们还是先看看在人际交往上哪里出现了毛病才是。
人和人之间为什么要交往2
1、信息沟通功能:交往是人们传送、接受信息的过程。在交往当中,人们不仅传、受信息,而且也在形成着信息。例如通过交往,人们了解对方的观点、立场,并形成关于对方的估计。交往可以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的进程和动态,是研究人的认识过程时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
2、调节沟通功能:借助于交往,人不仅可以调节自身的活动,而且也可以调节别人的活动,同时并接受来自别人的调节影响。在交往过程中,人可以影响伙伴活动的所有构成要素,如动机、目的、规划、决策、动作的完成和监督等。
在交往过程中,也实现着活动的相互推动和校正。在群体中,成员活动间的相互调节是使群体形成为共同活动的复合主体的重要因素,并形成着共同活动的特征,如活动的共同风格、动作的同步化等。
3、情绪沟通功能:交往是人的情绪状态的重要决定因素。人的整个情绪领域都是在人们交往的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些条件决定着情绪的强度水平,情绪的缓和也是在这些条件下实现的。生活经验表明,人们往往都是为着改变自己的情绪状态才产生进行交往的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