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不对下属发火的老总
上个月,拜访一位已在服装业做得颇有名气的老。那天推门而入他的办公室,映入眼帘的却是这么一幅情景:
一位部下模样的人,耷拉着脑袋,懊丧无奈的样子,手上不停地拨弄着一叠资料,站在桌前。坐在对面的他——我的老,一脸怒气,看见我的到来,示意那位男士离开,看得出他正在为了某件事而大发雷霆呢。过后,彼此寒暄了一番,怒气未息的他,说道:“真气死我了,跟我快三年了,做单子还出错,还要我亲自验算一遍,眼看交货期到了,明天我还要回德国,你说气不气人啊!”
未必全是部下的错
当我离开老的办公室,联想到自己和他人也常犯的毛病,一个想法不由地在我脑海里浮现:
每个公司每天都会在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会出现令人烦恼、棘手的问题,如何去面对呢?是恨铁不成钢,把一股脑地推向部下,怪罪于部下,把“怒”看成自己风格加以发挥扩大,动辄训人,有意无意之中伤害他人呢?还是清醒地意识到很多问题尽管是发生在部下的手上,但表现在日常管理中,究其原因,总能在总经理自己身上找到出处,发现其根本缘由呢?
● 战略错了,方向已经模糊了,部下一定瞎忙,瞎忙必然多出错;
● 凡事一把抓,都由自己说了算,部下肯定养成唯唯诺诺,惟命是从的习惯,做起事来束手束脚,遇到难题捉襟见肘;
● 犯错难免,平凡的人如此,最优秀的人也如此。每个人都是在犯错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起来的。危险的是,当部下一旦犯了错,迎来的总是总经理一脸怒气的话;
● 往往为了一件小事,一大清早就大动肝火,殊不知,这一下足以影响部下们整整一天的工作情绪……
“上梁不正才下梁歪啊”
既然总经理是这样一个角色,那么,当组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部下犯了错,就没有必要先怪罪于部下,反倒应该自上而下,立足自身找原因,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看成是组织和塑造部下的乐趣所在。
● 解决问题先要搞定人。选择合适的人,并且能够合理地配置人才,最为关键。聪明的总经理一定在选人上费尽心机,往往能够为了一个合适人的到位,一直追踪,等待,极有耐心地培养、寻猎。
当然,选人包括了人的组合,善于不善于把不同类型、不同特点和不同能力的人组合在一起。就如建筑原理一样:有些碎砖断瓦孤立地堆在那儿,就是一堆垃圾。但是,一旦通过泥工的手艺,融入到整个墙的砌合之中,每一块砖瓦便成了不可或缺的要素。
人没有搞定,必然在下面的部门接二连三地出现低级重复的问题。
● 耐心教会钓鱼的方法,比什么都重要。部下能干不能干,就看总经理有没有调教部下的好方法,能不能营造出愉悦生存的环境。上面提到的那位总经理,假如不改掉动不动训人、不放心人的习性,那么,他所管辖的组织就很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萎缩!
四年前我在德国西门子公司工作期间,记得当时有一些从国营公司招聘来的管理人员。开始阶段,并没有显现出他们有什么特别能耐。可不知从何时开始,较多的人都变得很主动、很能干、很出色,像变了个人似的。什么原因呢?依我现在的眼光来看,取决于那些训练有素来自于国际著名公司的高级经理们,几乎很少用发怒的粗暴方式来实施,多为采取“拉”式而非“推”式的绅士方式,常常有耐心地运用一个生动的比喻,讲述一个小故事和归纳一组显而易见的数据,不断地引导你朝一个准确方向行走。
● 小心,别让自己的不良潜意识损伤了组织的。组织是一个有意识地对人的活动或力量进行协调的体系,当作为这个体系的总经理,必然会以自己的'某种好恶和潜意识,左右着组织及其成员的人格取向。譬如,急功近利短期行为的总经理,就会和求得长期生存本能的部下相抵触,出现或明或暗的矛盾冲突;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从员工身上去抠;为自己的资金宽裕,可能有意无意地拖欠供应商货款……由于这些潜意识和行为在日积月累的工作过程中,使得正直向上的部下无所适从,在无意之中犯这样那样的错。一个组织不能使自己的成员富有阳光和简单来从事日常工作的话,这个组织就会变得木讷、迟钝而没有生机。
记得王永庆说过这样一句话:“胜过别人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战胜自己。”既然,问题的根子处在总经理自己的身上,那么,就该尽量做到少发火,乃至不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