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疚型控制与自我心理健康
内疚型控制与自我心理健康,职场时一个有很多双眼睛盯着你的地方,所以每一步都需要谨慎对待。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内疚型控制与自我心理健康的文章,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内疚型控制与自我心理健康1前几天就有个来访者来求助。他工作到现在10年,用他的话讲,把“最黄金的10年”投给了现在这家公司。可是10年过去了,与他同时进入公司的人提拔的提拔,跳槽的跳槽,只有他还勤勤恳恳地工作在最基层。活儿干得最多,薪水拿得最少。虽然每次领导都会在底下对他宽慰有加,但是到了最后部门评选的时候,他一准儿没戏。对了,现任领导还是他当年带出来的学生呢。
他坐在我的咨询室里,长吁短叹。一会儿说生活对他多么不公,一会儿又说同事和领导对他如何不好,再一会儿还说他天性如何纯良,不善与人争辩。最后的目的是让我替他排忧解难,化解他心头的抑郁之气。
他的言辞之惨痛我从未见过。我以前接的来访者里有做生意赔得要跳楼的,但言语中也没他那么绝望与无助。他就像一个散发着不良味道的坏橘子,把整个情绪弥漫到空气里。我可以感到他的无助,但我也知道,这正是他处理自己情绪的一种手段。
其实他目前的所作所为,正是在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如果单听他的言语,很难想象“纯良”和“抑郁”会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不过这正是他的症结所在。他的这种问题,我称之为“内疚型控制”。
“控制”是人际交往中的大忌,没有什么人甘心为另一个人所控制。如果在言谈中发现对方有控制的迹象,多半这个交往会不欢而散。然而“内疚型控制”却 ……此处隐藏1699个字……疚型控制与自我心理健康2
职场中不可以有的心理
自卑心理
有些人容易产生自卑感,甚至自己瞧不起自己,缺乏自信,办事无胆量,畏首畏尾,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这种心理如不克服,会磨损人的独特个性。
怯懦心理
主要见于涉世不深、阅历较浅、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人,由于怯懦,在社交中即使自己认为正确的事,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却不敢表达出来。这种心理别人也能观察出来,结果对自己产生看法,不愿成为好朋友。
猜疑心理
有些人在社交中或是托朋友办事,往往爱用不信任的目光审视对方,无端猜疑,捕风捉影,说三道四,如有些人托朋友办事,却又向其他人打听朋友办事时说了些什么,结果影响了朋友之间的关系。
逆反心理
有些人总爱与别人抬杠,以说明自己标新立异,对任何一件事情,不管是非曲直,你说好,我就认为坏;你说对,我就说它错,使别人对自己产生反感。
冷漠心理
有些人对各种事情只要与己无关,就冷漠看待,不闻不问,或者错误地认为言语尖刻、态度孤傲,就是“人格”,致使别人不敢接近自己,从而失去一些朋友。
作戏心理
有的人把交朋友当作逢场作戏,朝秦暮楚,见异思迁,处处应付,爱吹牛,爱说漂亮话,与某人见过一面,就会说与某人交往有多深。这种人与人交往只是做表面文章,因而没有感情深厚的朋友。
贪财心理
有的人认为交朋友的目的就是为了“互相利用”,见到对自己有用、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朋友才交往,而且常是“过河拆桥”。这种贪图财利,沾别人光的不良心理,会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