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 > 善用人才解决人才荒

善用人才解决人才荒

时间:2023-02-22 22:39:57
善用人才解决人才荒

善用人才解决人才荒

善用人才解决人才荒,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因此首先要有爱惜人才的理念,其次要建立人才培养的机制,最后要有保护人才的魄力,来看善用人才解决人才荒。

  善用人才解决人才荒1

9月27日至28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

这些年来,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取得重大进展,人才大国的地位得到日益巩固。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当代中国显得越来越突出。”“人才是第一资源。

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在这个关键时期,更应该注重人才发展战略。

首先要有爱惜人才的理念。人才是宝贵财富,各级管理者必须爱惜人才,绝不能嫉贤妒能,要有宽容人才的肚量。

用才不容易,容才就更难。人才有所长,也必有所短,而且往往是优点越突出,其缺点也较突出。恃才自傲是人才的通病。大才者通常不拘小节,异才者甚至还有怪脾癖习,人才与人才之间还常常有各种矛盾。

其次要建立人才培养的机制。重视人才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会管理人才,建立长效的人才管理机制,着力培养一大批适应改革发展需要的杰出人才、 ……此处隐藏1274个字……企业。

利益交换无助于成就卓越企业

对待下属,就像文章开头那位企业家一样,问问自己是否足够尊重下属。

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觉察自己对下属的一份“好”里,有多少“不好”的成分。

你可以给予下属高额薪资、丰厚福利。这样的利益交换,只能满足人才的一部分需求,因而只能在一段时间内起到激励的作用。

两千五百年前,孔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也就是说,基于利益的行为,最终导致的结果,一定是“多怨”。

在“多怨”的情况下,很多管理者会认为下属达到了瓶颈——诚然,下属可能确实存在瓶颈,但很多时候是管理者自己也碰到了天花板,然后他把这个天花板归咎到下属身上。这实际上就是“上级生病,下属吃药” 的典型表现。

助力下属的成长

一阴一阳之谓道。“阳”主生发,“阴”主滋养。物质激励属于“阳”,文化滋养属于“阴”。

留住人才,不能只在“阳”的方面做文章,企业经营者还应当重视滋养高管的“文化之根”,让他们可以链接中华文化的优秀思想和杰出智慧——这就是“阴”。

许多公司上市后,跟随创始人打拼多年的元老高管,就会产生“退隐山林”的想法。

这种现象之所以较为普遍,就是因为企业虽然满足了高管的物质诉求,让他们拥有了一定成就感,但却难以让他们体证到一份事业的崇高感。

本质上,当领导者的格局境界不能提升,自我瓶颈不能突破,就很难吸引优秀人才,即便暂时加入,也很难真正留住他们。

所以,解决“人才荒”的本质在于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提升格局和境界,突破现有的领导力瓶颈。

站位越来越高远,就能看到更广阔、一望无际的战略蓝海,制定出更清晰、更卓越的战略。

《善用人才解决人才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