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选人要警惕的内部推荐的陷阱
候选人要警惕的内部推荐的陷阱,内部推荐是候选人找工作的一个快捷途径,但是,内部推荐也会有陷阱,如果人们不知道就很容易掉进陷进里。下面是候选人要警惕的内部推荐的陷阱!
候选人要警惕的内部推荐的陷阱1内部推荐是候选人找工作的一个快捷途径,而且往往更容易找到跟自己专业相关、经验相符、工资还不错的工作。
但是,内部推荐也会有陷阱,你知道吗?
1、朋友仅是为了奖金,报虚假信息
有些公司会存在公司信息并不是特别好,导致招不到人,所以内部推荐的奖金会比较多的情况。
而这时候,有些员工为了赚这笔内推奖金, 就会把身边正在找工作的朋友,推荐过去,甚至在跟朋友说的时候会把公司的优势放大。
把朋友忽悠进公司之后,拿到推荐奖金,接下来朋友合不合适,工作适不适应,都不会再过问了。
可能会导致候选人最后发现,公司的优势不大,也不能提供发挥才华的舞台等等。
2、从普通岗到领导岗,无法胜任的“三级跳”
小李是做招聘专员的,最近却“被招聘”了一把。一位朋友推荐他去某公司担任人事经理,这样的“三级跳”美事,小李自然不会放过。
朋友推荐他直接与总经理面试,总经理不懂人事,问的都不是专业问题,善于言辞的小李成功过关,没过多久就新官上任了。
但是人事毕竟是个靠经验的专业活儿,几个劳动纠纷案例一来,小李就招架不住了。最严重的是,公司收到了几封离职员工发来的律师函,这些都是小李经验不足的后果。 ……此处隐藏1187个字……及欺骗。中介平台如果未经企业允许,却推出“付费内推”的项目,是涉嫌虚假宣传的行为。
若企业与中介确有勾结,而中介向求职者提供内推服务,实际上是企业变相向求职者收费的行为,也不为法律所允许。
3、多管齐下,共同防治
对于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求职者来说,防范意识薄弱往往是踏入平台求职陷阱的重要原因。对平台信息真实性核实不够,或轻易将个人信息泄露给平台,都有可能造成自身上当受骗。
业内人士指出,对于求职者而言,要练就一双“慧眼”。切忌轻信平台提供的“捷径”,尽量通过企业官网、线下招聘会等多种形式来获得真实准确的信息,不被平台的花言巧语所哄骗,通过正规渠道求职。
同时也要意识到,若有能力通过企业官方渠道获得实习名额,付费给平台获得内推资格只是不必要的花销;
如果自身能力不足,内推也不一定能够成功,公司招聘更看重的是个人实力,而不仅是一份好看的简历。因此,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才是进入名企实习的根本条件。
线上中介要承担起合法有效对接双方的主体责任,在其蓬勃发展的同时更应注意平台的规范化管理。
要打造信息透明的求职信息平台,保障信息真实,既服务好求职者,也服务好用人单位。同时,线上平台还应重视用户的个人信息保护,这也是作为中介的基本要求和底线。
专家表示,除了平台和求职者自身做好规范和防范之外,有关部门也要有相应的监管措施。
对游走在法律界限边缘的行为进行规范,做好宏观层面的调控,建立更有效的准入机制和审核机制,切实维护求职者的合法权益,让选贤举能之风盛行。人尽其用,社会发展才会充分涌动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