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是就业陷阱](https://img.hxli.com/upload/2045.jpg)
哪些是就业陷阱
哪些是就业陷阱,就业是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向企事业单位寻求为其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的一种过程。以下了解哪些是就业陷阱。
哪些是就业陷阱11、借招聘骗取个人信息
贩卖个人信息的招聘公司会在网络上发布虚假的招聘信息,从而在求职者投递的简历中获得个人信息。毕业生在看到招聘信息时,一定要查询该公司相关信息,判断公司的真实性。同时,简历上的部分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家庭住址、通讯地址等,不用写得过于具体,重点放在工作经历上。
2、招聘收取各类费用
虚假招工者以体检费、培训费、押金、手续费等名义向应聘者收取钱款,待钱财积累到一定数量便人去楼空。大家遇到此类情况,应保持警惕,查证企业的资质和真实性。根据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如果企业要求员工在上岗前提交保证金,或者培训费用,员工应该予以坚决拒绝。
3、扣留个人重要证件
一些企业以单位需要审核等理由要求应聘者提交重要证件原件,并声称暂时由单位保管。不管是身份证,还是学位证、毕业证,单位都是没有任何权利扣留的。不管以什么样的理由,证件原件都不要给任何企业保管。证件只是作为招聘企业核实求职者身份和成绩的标准,正规企业是没有必要保留求职者原件的。
4、只签就业协议不签劳动合同
一些就业单位只与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就业后的劳动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 ……此处隐藏2921个字……保持清醒的头脑。
(2)不断提高法律意识
大学生要切实了解《劳动法》、《合同法》等法律的相关内容,在自己的就业过程中增加就业陷阱辨别力。另外,大学生要加强法律观念和维权意识,遇到权利受到侵害时能够敢于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利益,不给违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扩展资料:
就业陷阱的特征:
1、欺骗虚伪性
欺骗虚伪性主要表现在用人单位以虚假宣传、不实承诺来取得求职大学生的良好期望,以此提高招聘条件,隐藏各种不法目的。
2、诱惑性
就业陷阱的诱惑性主要表现在不法单位用高工资、高待遇来吸引求职大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某单位承诺待遇有多高多高,但求职者入职后却告诉他待遇里边包括的“五险一金”、食宿费等等,是工资的总值。
3、违法悖德性
就业陷阱的违法性,主要表现在违反《劳动合同法》,有的甚至违反了《刑法》。例如,用人单位想留住人才,而在招聘之时采用比较隐晦的手段扣押学生的身份证、毕业证书等证件,当学生有了其他好的工作选择时,欲走难行。
这就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第九条之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就业陷阱的悖德性,主要表现在利用社会对学生的认同和信任,诱骗学生从事推销劣质产品等,有悖社会公德,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4、模糊性
所谓模糊性,是指用人单位或个人在招聘信息中用词多含歧义,让求职大学生者感觉是有利的,但他们自己解释时又完全变得不利于求职者。
5、多面性
多面性是指就业信息的发布单位功能强大,往往表现为用同样的地址和电话注册多个公司,或一个公司业务涉及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