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 > 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

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

时间:2023-02-23 07:45:47
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

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

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事业单位也是正常的企业一样都是对合同有期限的要求的,那么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是多少呢?

  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1

目前事业单位编制人员同样需要按照《劳动合同法》签订劳动合同,这个合同的签订时间具体根据各个使用单位自己的需求来确定。一般第一次是三年,第二次是五年,第三次就是无固定期期限合同。

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12个月。

1、实施《劳动合同法》后,对于试用期有了明确规定,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长短限定为: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所以,合同签订三年就可以有六个月的试用考察期。

2、实施《劳动合同法》后, 固定期限合同最多只能连续签两次, 用人单位与职工签订固定期限合同最多只能连续签订两次,第三次由职工决定是签订固定期限还是无固定期限合同。因此,现在单位签订 ……此处隐藏1203个字……lign: center;">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点,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并不适用《劳动法》,不受《劳动法》对试用期的限制。

原因很简单,《劳动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了该法的适用范围:“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而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是不签订《劳动合同》的,自然也就不适用《劳动法》。

当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管理。

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根据管理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参公管理事业单位和普通事业单位。

其中,参公管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通过“公务员考试”进行招录,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而《公务员法》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满合格的,予以任职。

因此,参公事业人员的试用期也是一年,试用期满后办理转正手续,并填写《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表》。

另外,普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通过“事业单位考试”进行招聘,按照2014年7月实行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进行管理。

条例第十二条、第十三条明确规定,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12个月。

因此,普通事业人员的试用期通常也是一年。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一年的试用期是合法的。

值得注意的是,只要是事业单位正式在编人员,入职后就会缴纳社保、公积金,不受试用期的影响。

只不过,试用期的工资待遇会比转正后要少一些。

《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