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型的招聘陷阱
典型的招聘陷阱,如今正是毕业季,除了毕业季就是春节过后,一年一度的招工潮也就拉开了序幕。此时,一些不法分子也动起了“歪脑筋”,处心积虑挖好“坑”,利用应聘者求职心切的心理进行诈骗。下面是典型的招聘陷阱。
典型的招聘陷阱1陷阱一:想入职先交钱
凡是入职前要求先交钱的公司,基本上都是骗人的。比如,要你交材料费、培训费或者什么信息费、保证金等等,都是在骗钱。
一般这种面试在电话里都聊得好好的,等到面谈的时候漏出了狐狸尾巴,故事讲再多,中心思想也只有一个,就是让你交钱。
这种公司,就是想通过大量面试来骗取求职者的钱财,一两个人不买账,面试的人多了,自然会有人上钩。
陷阱二:挂羊头卖狗肉
这种陷阱也比较常见,比如,简历投递的是文职,面试的时候hr说,文职岗已经招满,销售岗位更适合你,以后有机会可以转岗。
着急找工作的小伙伴就会想,来都来了,有机会就试试看,可工作几个月发现根本没有所谓的转岗,最后只能离职。
很多公司常年招销售,又找不到人,只能用文职岗位作诱饵,先把人哄来面试,就不愁招不到销售。
除此之外,还要警惕一些看起来很高大上的岗位,像是××经理、××总监、××专员等等,名称很威风,可入职之后就会发现,这个岗位实际是让你做类似催账、买保险、电话销售这样的工作,跟岗位描述毫不沾边。
陷阱三:招聘是假,骗方案是真
……此处隐藏702个字……实能够发到手的就是3000,在员工入职之后,加班没有加班费,周六周起请假还要扣工资,总之就是千方百计不让你休息,而且设定了严苛的考核条款,反正这种喜欢画饼的企业我见得太多了,也建议大家避免上当受骗。
培训诈骗
目前经常看照片信息的人还会发现,在招聘市场上,有些企业招聘一些学员,宣称完成培训之后给予安排工作,这让很多人都很动心,有钱的话可以直接交现金没有钱也没关系,他们可以和放贷机构合作,让你获得一笔培训的费用。但是事实上培训完成以后,自己照样无法实现就业,而且自己还背上了一身的债务。
所以找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正规公司,要擦亮眼睛,不要随意交纳任何费用,对于违反劳动合同法的公司,要积极向劳动纠察部门举报,最大限度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千万不要过于相信企业的花言巧语。
典型的招聘陷阱3高薪酬骗局
有些传销组织瞄准大学生涉世未深、急于求职的心理,以高薪为幌子,诱骗求职者参与传销等非法活动。
套取信息陷阱
有些网络招聘单位,会让应聘者填写一份十分详细的个人简历,要求填写具体的身份证号、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对外宣称是储备人才,实则搜集求职者的个人信息,然后打包售卖。
收取高额费用
求职者在应聘过程中,遇到面试人员事先收取培训费、介绍费等额外费用,要提高警惕。
试用期陷阱
相对正式员工,试用期员工工资福利少,所以当试用期即将结束时,便以各种理由辞退求职者。《劳动法》明确规定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