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场指南个人保障应该怎么买
职场指南个人保障应该怎么买,很多刚毕业的应届生入职,都不太清楚职场上有哪些属于公司给员工购买的保险,接下来小编给各位小白们分享职场指南个人保障应该怎么买,希望能帮助到你们哦!
职场指南个人保障应该怎么买1职场新人,往往指开始工作的三年内,甚至五年内。这个阶段的年轻人,就是一个大写的穷。
在香港,许多年轻人在开始工作的两到三年后就在考虑为自己买保险。这个时期,没多少存款。虽然年轻生病少,万一生一次小病,对腰包也是毁灭性的打击,别说是大病了。万一不幸身患重疾,直接丧失工作能力长达几个月甚至几年,这对于职业发展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
这个阶段的年轻人,穷,抗风险能力差,然而发生重疾的概率低,因此买保险的费率也相对低一些。
这个时期买保险的原则是:便宜,高杠杆。
小额的重疾险
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重疾险的额度不必买的过高。
以一个刚刚在香港找到工作的年轻人来说,年收入的中位数是18万—20万港币。假设购买5万美金—10万美金(35万—70万人民币)的重疾险,每年的费用不会超过10000港币。用一年收入的二十分之一购买一个初期的保障,是一种大部分人都可以接受的做法。
放眼国内类似的情况,刚刚工作时起薪5000—10000,每年拿出5000—8000购买一份小额的重疾险,可以得到一个基本的保障。
消费型的医疗& ……此处隐藏538个字……状况恶化时再买保险,很有可能因年龄和健康原因而被拒保,即使通过了核保,也要支付较年轻时更多的保费。因此,人身保险需要趁早打算。
另一种观点是,单位已经给自己上了保险,无需再多掏钱。其实,这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考虑。大公司一般福利较好,保障齐全,自己可以少购买一些商业保险,但小公司一般不能提供完善的保险计划,甚至没有为员工购买任何保险。因此,小公司员工更需自己掏钱,购买合适的保险,以保障自己的未来。
首先要明确自己最需要的险种。人生最大的风险莫过于死亡,因此一份保障型定期寿险必不可少。除死亡之外,意外伤害和重大疾病也是年轻人面临的两大风险。据统计,意外事故位居年轻人死亡原因之首。而重大疾病也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年轻人患病的概率越来越高。因此,意外险和重大疾病保险可作为附加险来购买。
选择意外险时要综合考虑生活与工作中意外出险概率。一般来说,工作流动性大、需要经常出差的人群可多买一些,而办公室白领、文员等就可以适量减少意外险的比例。另外,还可在此基础上补充几份健康类附加险。常见的健康类附加险有附加住院险和附加住院津贴险两种,可根据自己单位的医疗保险福利情况作出相应选择。如果有医疗保险或单位能报销一部分,可选择津贴类保险;反之,则需要购买附加住院险才能得到足够的保障。
另外,投保人应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量力而行。职场新人经济能力有限,可用于购买保险的预算不多,一旦超过了自己的支付能力,就很难持续交纳高额的保费。届时如果退保,不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还会失去保障,而不退保又难以缴纳保费,陷自己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因此,缴纳保费的比重占自己收入的8%-10%为佳。